6月19日上午,救援力量已打通进入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的救援通道。
本版摄影:南方日报记者董天健吴明(除署名外)
停雨退水后,梅县区松口镇开始清淤工作。受访者供图
救援人员解救被困群众。受访者供图
泗水镇上,居民进行灾后清理。
救援力量已全力抢通受阻道路,救援车辆和人员进入泗水镇。
6月19日,灾情发生第三天,平远、蕉岭等地救援抢险工作仍在进行,清淤、复工复产工作也同步启动。
当天11时,鉴于当前防汛救灾形势复杂严峻,地质灾害风险高,经会商研判,梅州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Ⅰ级。平远八尺镇、差干镇、河头镇、中行镇、上举镇、泗水镇、东石镇、仁居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为Ⅰ级(红色),当地正加紧组织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避险。
救援生命绝不放弃
“快,下面还有人被困!”18日上午,一批救援人员在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搜救时,听到一处倒塌房屋废墟里传来微弱的呼救声。
无人机操控人员立即启用无人机热成像功能进行搜寻,很快锁定被困人员的位置。在场的救援力量立即展开行动。
担心再次坍塌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,救援人员利用锹、镐等工具,小心翼翼地撬开废墟上的木块和泥土。工具有限,不少救援人员干脆徒手上阵。
“我们不清楚被困人员还能撑多久,唯有加快救援进度。”救援人员陈阳回忆当时的情形说。
最终经过众人3个多小时的努力,当天下午2时许,六旬老人被成功救出,此时他已被困约47小时。
早在前一天,梅县区松源镇新南村,一名被困了10小时的九旬老人也被安全救出。
黄金抢救期,平远、蕉岭等灾区正全力搜寻失联人员,采取“一人一专班”的方式,加紧工作进度。
持续奋战为救援开路
“通了!”6月19日上午7时30分,历时49个小时,平远县X038线通往泗水镇的道路抢通了。这也意味着从平远县城到各镇的通道全面打通。
当天中午,记者驱车经X038线从东石镇进入泗水镇,看到沿途多个滑坡路段已被清理或填平,消防、供电、公安、路政等多部门的车辆正驶入泗水镇,继续开展救援抢险。
据了解,泗水镇是平远县此次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,X038线是通往泗水镇的唯一生命通道,道路被多处被山体滑坡阻断。“X038线东石至泗水段约30公里,我们组织了多方力量从17日上午6时开始抢修,奋战了两天多时间抢通。”平远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、办公室主任刘伟东介绍,在抢通过程中,面临塌方量大、作业面小等难题,需要工作人员新开便道进行作业。
交通是救援的重要通道。据统计,截至6月19日17时,平远县道路塌方多达4547处。其中公路中断71条,包括国省道3条、农村公路68条,给救援抢险带来了严重挑战。
为全力抢通救援通道,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打通救援通道连日来,平远县交通运输部门共出动抢险人员1800人次,动用机械478台次,抢通公路44条。截至19日18时,泗水镇8个行政村中,仅剩金田、木联、大新等3个行政村未抢通。
特写
他为村民们撑起一个“家”
距离山洪暴发已经过去了两天,6月18日,梅州平远县泗水镇大新村仍处于交通中断、通信不畅、断水断电的状态,不少村民的房屋被山体滑坡冲损,还有一些临山而建的房屋仍存在地质风险隐患。
直升机源源不断地将救援队员和物资送达大新村,但有限的运力无法将全部受灾人群转移出村。为了受灾群众得到安置,村民们守望相助。住在村委会附近的一户村民,一晚接纳了20多名同村老人进屋休息;一公里外的邻村村民得知大新村灾情,步行1小时赶来送肉和蔬菜。
在这个有1400多人的地方,村民们用行动传递着温情。遭遇了天灾的人们,正在迅速重建信心。
“大家都来,他家成食堂了”
大新村黄桂庆的家,如今成了村里的临时安置点。
6月18日中午,黄桂庆家中陆续来了20多个村民,他们直接走到厨房,有阿姨给他们盛上一碗粥,再加上几个肉丸。他们端着碗在院子内吃完,再用屋旁的井水将碗筷冲洗干净。
“大新村洪水不少,但今年这次实属罕见。以往洪水发生时,都会提前将村民转移到村委会安置。但这次山洪来临时,村委会一楼的积水有1.7米高,村民们只能去二楼。”黄桂庆说,“但因为村委会办公楼临山而建,当晚村委会附近的山体也出现了滑坡,于是就把村民们撤了出来。正好我家地势比较高,我的老婆孩子都在外地,就让大家到我家里来住。”
那晚,大新村共有12人住进了黄桂庆家里。
等到6月17日,山洪退去。不少村民回到家中收拾房屋,他们发现,家里的家具,甚至灶台都被洪水冲走了。吃饭成了一件难事,不少人两天都没吃上热饭。
黄桂庆家中正好多备了一坛液化气,家里的冰柜也还有些冻肉。那天中午,黄桂庆一户一户通知村民到他家吃饭。在那以后,他家就成了村民们的“食堂”,谁家有菜就拿过来,轮流做,附近20多人一日三餐都在这儿。
“人太多,只能挤一挤”
6月16日晚,大新村一些村民的房屋被滑坡冲垮,他们无家可归。还有一些村民的房屋临山而建,岌岌可危。
村委会附近的山体发生滑坡后,大家觉得办公楼里也不安全了,李美兰家就住在村委会对面,当时天色已晚,李美兰就邀请村民们到他家过夜。
“那天有四户十多个人住到了我家,我家不大,那天都睡在二楼的地板上,挤得满满当当。”
67岁的村民陈关生家里的房屋此次受灾被滑坡冲毁。他16日晚就住在李美兰家,降雨趋缓后他又搬到村委会二楼,每天一日三餐则是在黄桂庆家吃。
陈关生说,村民们伸出的援手让他感到踏实,“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挺过去”。
“一小时,很快就送到了”
6月18日中午,黄桂庆家来了一名村外的客人,他拎着大包小包,带着十几斤肉制品从五公里外的木联村赶来。
他叫龙河晖,今年42岁。因交通受阻,一路上,他徒手翻过了十多个塌方处,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大新村。
龙河晖平时在揭阳做生意,此次看到家乡受灾后回到平远。他说,大新村是他母亲的娘家,听说这里受灾严重。他家里平时都会屯上十天半个月的菜,想到村民们可能缺吃的,就带着东西徒步过来了。
进入大新村后,龙河晖向村民们打听,得知大家都在黄桂庆家里吃饭,就直接带着食物过来了。他拆开塑料袋,将肉丸、排骨、瘦肉、木耳一把把地放进黄桂庆家里的冰柜。虽然停电了,但冰柜里还有些冰,还能撑上几天。
18日中午11时,黄桂庆家准时开火,两个借住在他家的老妇人在厨房做起了饭。中午,龙河晖也在黄桂庆家吃了午饭,“看到大家都吃上了我送的菜,真好”。
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唐林珍张笛扬徐勉陈萍梁时禹
许文浩汪思婷陈泽铭何森垚何苑妮张盛良彭奕菲
通讯员韩路招陈郴廖静宜汪敬淼丘林强徐志宝
统筹:毕式明秦文纲曾强徐勉张盛良